增长的尽头

增长的尽头

海干了,鱼就要聚集在水洼里,水洼也在干涸,鱼都将消失。
-- 刘慈欣

海没有干,只是变了颜色;鱼没有消失,只是过早地撞上了鱼缸壁。

2018 年 11 月 23 日,京东股价收于每股 19.27 美元,跌破 2014 年 5 月 23 日上市首日的收盘价。

如果分析能够证明,股价下跌可以完全归因于刘强东涉嫌性侵的关键人物风险,这无疑是京东的重大利好 - 因为事实比这更严重。关键人物的行为引发股价震荡,尚可以通过将管理权移交给「稳定成型」的管理团队加以规避;而更加系统性的问题,则是避无可避的。

11 月 19 日,京东发布 2018年 Q3 财报,一些财经媒体认为这是一份满意的答卷:营收基本达到预期,连续 10 个季度实现盈利,30 亿人民币净利润,利润率大增。

财报发布当日,京东股价大跌约 8 %。

市场不会说谎,市场看到了一些东西。

比如,净利润大涨的背后,是核心业务的亏损。以上是京东 Q3 财报的节选,可以看到,经营亏损(loss from operation)达到了约 17 亿人民币,仅仅是靠着「其它」收益,才实现了 24 亿(而非报道中的30亿)人民币税前净收益。

这「其它」收益来自何方?财报提到,来自投资投资奢侈品电商 Farfetch 的收益,其中的重要因素是 Farfetch 九月份完成 IPO。投资对象上市这种事情,一年又能碰上几回呢?

再比如,营收上涨的背后,是活跃用户数的下降。以上两张截图出自京东 2018 年 Q2 和 Q3 财报,Q2 的年活跃用户人数为三亿一千三百多万,而到了 Q3,这个数字变成了三亿零五百多万。

活跃用户下降了。尽管财报中拿出了 2017 年的数字,指出年活跃用户同比仍在上升,并将其作为「亮点」加以强调。但更加值得强调的是,这是京东上市以来年活跃用户数首次环比下降。

海没有干,但投资者意识到,这片海洋不是漫无边际的。

--

我昨天发了一条想法:

互联网从业者会因为看到增长的尽头而绝望吗?
一开始,只要用铲子挖一下就能出石油,而终究会有一天,就连头条、拼多多也会发现,钻头再往下也只是岩层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增长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产品逻辑单方面致敬脸书的社交平台,巅峰时期月活破亿;界面简单如 Web 1.0 时代遗老的社区,一度实现超过 3 亿月活,形成无数亚文化圈子。

2016 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,这一年伴随着无数的想象。有行业研究机构认为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能达到百亿,这一数字很快被更新到了又整有零的 235 亿,又很快升起了一颗更大的卫星:1000 亿。

2016 年同样被人称为「区块链元年」,「初始代币发行」这个词汇令人耳目一新。那一年,李笑来开了个名为《通往财富自由》的付费专栏,199 订阅,5 个月内有超过 10 万人订阅。李笑来实现了财富自由。

2016 年令人充满遐想。那年四月,摩拜单车正式投入运营;次年年初,我在知乎盐 Club 的会场见到了胡玮炜,在她背后是上海 24 小时摩拜单车骑行数据热力图,一个个白炽的光点将幽蓝色的背景照亮,像是一千万个太阳。

同一年,有人问 ofo 创始人戴威:“你选择要快,还是要稳?”

--

对于小说家来说,写到这里就够了。互联网墓园中,一块块石碑刻下它们的失败与伟大。但对于从业者来说,活下去才是唯一的追求。

我们说回京东的股价。

最近我对京东有点过分着迷了,并非因为我来自明尼苏达或者和此时有什么利益相关,而是京东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,能帮助我们锻炼如何透过表面的因素,看到背后更为令人忧虑的东西。

(来源:seekingalpha.com/articl

以上是截至 2018 年 9 月 12 日的京东股价和营收额走势图。可以看到,在2018年初开始(红框部分),京东的股价就和营收反向波动,营收不断增长,股价却扭头下跌。此时美股大盘可在一路高歌猛进,且这一趋势发生在性侵疑云之前。

(来源:iheima.com/article-1682

关注 2018 年初的关键指标,或许就能够解释:京东 2018 年 Q1 GMV 增长 30%,不仅赶不上前面的「标兵」阿里,甚至被后面的「追兵」苏宁反超。

--

如果一座大厦建立在名为「增长」的地基上,那么它就有随时崩塌的危险。

有一次,我和 Daniel Schwarcz 教授聊天,此君参与过美国 2008年 金融危机之后新金融监管秩序的构建。我问,如果你在鸡尾酒会上遇到一名金融和法律的双重门外汉,能不能用一句话解释次贷危机的形成。他说,很简单:有的人认为一件东西价格会涨 30%,就借了 20% 利息的债去买它,自己留 10%,其它的去还债,大家对此没有异议;后来,我们才知道这玩意不会涨 30%,但已经太晚了。

增长会有尽头,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这么多奇迹。

编辑于 2018-11-25 23:17